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三个月宝宝厌奶期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营造舒适环境、适当按摩、增加活动量、补充维生素D等方式改善。厌奶期可能与生理性厌奶、胃肠不适、环境干扰、缺乏维生素D、喂养方式不当等因素有关。
减少单次喂奶量,增加喂奶频次,避免强迫喂食。选择安静环境喂奶,避免分散宝宝注意力。奶嘴流速需匹配宝宝吸吮能力,流速过快或过慢均可能导致抗拒。若为母乳喂养,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影响乳汁口感。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50%-60%,穿着宽松衣物。喂奶前更换干净尿布,避免饥饿与不适感叠加。播放轻柔白噪音或妈妈哼唱摇篮曲,帮助宝宝放松。夜间喂奶时使用柔和小夜灯,避免强光刺激。
顺时针轻柔按摩宝宝腹部促进胃肠蠕动,每次3-5分钟,每日2-3次。捏脊按摩可沿脊柱两侧从下至上轻提皮肤,改善消化功能。哺乳前做面部抚触,用指腹从眉心向太阳穴滑动,缓解紧张情绪。
清醒时进行俯卧抬头训练,每日累计30-60分钟。被动操活动四肢关节,促进能量消耗。使用摇铃、黑白卡等玩具引导追视追听,提高新陈代谢。避免长时间抱睡或使用摇篮,适度疲劳有助于提升食欲。
每日补充维生素D滴剂400IU,促进钙磷吸收。选择无添加剂型维生素AD滴剂,避免刺激胃肠。若伴随枕秃、夜惊等症状,需就医评估是否缺钙。母乳喂养宝宝需持续补充至2岁,配方奶喂养需计算奶量中已有含量。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尿量、体重增长曲线,若持续拒奶超过48小时或尿量明显减少,应及时就医排除鹅口疮、胃食管反流等病理性因素。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充足睡眠与平和心态,避免焦虑情绪传递。可尝试在宝宝半睡半醒时喂奶,此时吸吮反射较强。注意奶瓶、乳头定期消毒,避免感染加重厌奶。若伴随发热、腹泻、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