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鼻子老是流鼻水可通过保持环境湿润、避免接触过敏原、鼻腔冲洗、遵医嘱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鼻子老是流鼻水通常由过敏性鼻炎、感冒、鼻窦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鼻腔结构异常等原因引起。
干燥的空气可能刺激鼻黏膜导致流鼻水,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维持在适宜水平有助于缓解症状。避免长时间处于空调或暖气直吹的环境,冬季外出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对鼻腔的刺激。每日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帮助维持黏膜湿润状态。
过敏性鼻炎患者需减少接触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定期清洁床上用品,使用防螨材质寝具,花粉季节关闭门窗并安装空气净化器。若对特定食物过敏,应严格规避相关食物。过敏原检测可帮助明确致敏物质。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可使用专用洗鼻器配合温生理盐水,每日冲洗1-2次。冲洗时保持头部倾斜,避免呛咳。急性鼻窦炎发作期或中耳炎患者慎用此方法。
过敏性鼻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卡巴斯汀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抗组胺或激素类药物。细菌性鼻窦炎可能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缓释片等抗生素。血管收缩剂如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不宜连续使用超过7天。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或鼻中隔偏曲等结构异常,可考虑鼻内镜手术或鼻中隔矫正术。术后需定期复查,避免用力擤鼻和剧烈运动。伴有鼻息肉的患者可能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复发。
日常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擤鼻时动作轻柔,单侧交替进行。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脓性分泌物、头痛等情况,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长期反复流鼻水患者建议进行过敏原筛查和鼻窦CT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