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不爱放屁可能与饮食习惯、胃肠功能、肠道菌群、药物影响、疾病因素等有关。放屁减少可能是生理性现象,也可能与胃肠蠕动减缓、肠道梗阻等病理因素相关。
摄入低纤维食物如精米白面、加工食品会导致肠道内容物残渣减少,难以刺激肠道产生气体。高蛋白饮食如肉类、蛋类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的硫化氢等气体较少。建议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
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时,食物残渣在肠道停留时间延长,气体被肠壁吸收增多。这可能与年龄增长、缺乏运动、饮水不足等因素有关。每日进行30分钟步行等适度运动,保持2000毫升饮水量有助于改善。
肠道益生菌数量不足可能导致食物发酵产气减少。长期使用抗生素、压力过大都会破坏菌群平衡。可适量食用酸奶、泡菜等发酵食品,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微生态制剂。
部分药物如蒙脱石散、铝碳酸镁片等胃肠黏膜保护剂会吸附肠道气体。抗胆碱能药物如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可能抑制肠蠕动。使用这些药物时出现排气减少通常属于正常现象,停药后可恢复。
肠梗阻患者会出现排气排便停止,伴随腹痛腹胀呕吐。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伴有怕冷乏力等症状。若持续3天以上无排气或出现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排除机械性肠梗阻等急症。
日常可采取腹部顺时针按摩、热敷等方式促进肠蠕动。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不动。若调整饮食生活方式后仍持续不放屁,或伴随体重下降、便血等症状,建议进行肠镜检查。老年人突然出现排气减少需警惕肠道肿瘤可能,应及时到消化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