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语言发育迟缓是指儿童在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上明显落后于同龄人,可能由听力障碍、智力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脑损伤或语言环境刺激不足等因素引起。
听力障碍是导致语言发育迟缓的常见原因之一。儿童若存在先天性耳聋或后天获得性听力损失,可能无法正常接收语言信号,表现为发音不清、词汇量少。需通过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等检查确诊。治疗上可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配合语言康复训练。常用药物包括改善微循环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营养神经的甲钴胺片等。
智力发育迟滞儿童常伴随语言能力低下,表现为词汇贫乏、语法结构简单。可能与唐氏综合征、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病相关。需进行韦氏智力测试评估,治疗需结合认知训练和行为干预。可遵医嘱使用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溶液、吡拉西坦片等促智药物。
自闭症患儿存在社交沟通障碍,约半数伴有语言发育迟缓,特征为重复语言、代词反转等。需通过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诊断,主要采用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可配合使用利培酮口服液、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等改善核心症状。
围产期缺氧、脑炎后遗症等脑损伤可能导致语言中枢受损,表现为语言理解与表达双重障碍。需通过头颅MRI明确病变部位,治疗包括神经营养和高压氧疗法。常用药物有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等。
养育过程中缺乏语言互动、过早接触电子屏幕等环境因素,可能造成功能性语言发育迟缓。表现为主动语言少但模仿能力正常。需通过增加亲子共读、对话游戏等语言刺激改善,一般无须药物治疗。
家长发现儿童语言发育异常时,应尽早到儿科或儿童保健科就诊,进行全面的发育评估。日常生活中需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避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通过绘本阅读、儿歌互动等方式自然促进语言发展。若确诊病理性因素,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定期随访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