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检验能查出肠癌吗

3.98万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大便检验可以辅助筛查肠癌,但确诊需结合肠镜等进一步检查。肠癌筛查方法主要有粪便隐血试验、粪便DNA检测、结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1、粪便隐血试验

通过检测粪便中肉眼不可见的血液,判断消化道是否存在出血。肠癌患者因肿瘤表面血管破裂可能导致持续性隐血阳性。该方法操作简便但易受饮食影响,需多次采样提高准确性。若结果阳性建议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2、粪便DNA检测

检测粪便中脱落的肿瘤细胞特异性基因突变,对早期肠癌筛查具有较高特异性。可发现APC、KRAS等基因变异,较隐血试验更能区分癌性与非癌性出血。适用于不愿接受肠镜的高危人群初筛。

3、结肠镜检查

肠癌确诊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肠道黏膜病变并取活检。能发现早期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同时可进行镜下切除治疗。检查前需严格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需使用丙泊酚注射液等麻醉药物。

4、影像学检查

CT仿真结肠镜通过三维重建观察肠道结构,适用于不能耐受普通肠镜者。腹部增强CT可评估肿瘤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常用造影剂如碘海醇注射液。MRI对直肠癌分期诊断价值较高。

5、肿瘤标志物检测

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CA19-9等指标可辅助诊断,但特异性较低。常用于术后复发监测,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检测需抽取静脉血,可使用促凝管分离血清进行化验。

建议45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粪便隐血筛查,高危人群每1-2年做肠镜检查。日常保持膳食纤维摄入,适量补充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调节肠道菌群,避免长期高脂饮食。出现排便习惯改变、血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云南白药胶囊等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