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与糖尿病发生有关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肥胖以及年龄增长等。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
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或直系亲属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患病概率较高。1型糖尿病与HLA基因多态性相关,2型糖尿病则涉及多个易感基因。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早期发现异常。
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过量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饮料会导致血糖快速升高,增加胰岛素抵抗。高脂肪饮食特别是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能影响胰岛素敏感性。建议控制总热量摄入,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比例。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利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超重和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与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脂肪组织尤其是内脏脂肪过多会分泌多种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体重指数超过25的人群应积极控制体重,通过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
随着年龄增长,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胰岛素分泌能力下降。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升高。老年人应注意定期体检,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时发现糖代谢异常。
预防糖尿病需要综合干预,保持合理体重,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检查。已确诊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监测血糖,预防并发症发生。日常生活中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外伤感染,保持良好心态有助于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