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射频消融术是怎么做的

5585次浏览

龚新宇 副主任医师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颈椎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射频电流产生热能,选择性破坏颈椎病变神经组织的微创介入手术。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神经根型颈椎病等引起的顽固性疼痛,操作过程需在影像引导下精确定位。

手术前患者需进行颈椎CT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变位置,术中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颈部消毒铺巾后局部麻醉。医生在C型臂X光机或CT引导下将射频穿刺针精准插入靶点位置,通过电生理测试确认针尖与神经组织的距离,随后启动射频仪加热至设定温度,使病变神经纤维发生蛋白质变性而失去传导功能。整个操作通常持续30-60分钟,术后需观察2-4小时,伤口仅留有针眼大小创口。多数患者术后疼痛可立即缓解,部分需1-2周逐渐见效。

术后24小时内保持穿刺点干燥清洁,避免剧烈活动颈部。建议睡姿采用颈椎支撑枕,日常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手机电脑。恢复期间可进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如缓慢点头、侧偏等动作,但需在康复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若出现术区红肿热痛或肢体麻木加重应及时复诊,术后3个月需复查颈椎影像评估神经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