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竹林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普外科
孩子出水痘总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使用退热药物、保持皮肤清洁、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水痘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常伴随皮肤疱疹、瘙痒等症状。
家长可用温水擦拭孩子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配合退热贴使用,每4小时更换一次。禁止用被子捂汗,可能加重发热。
家长需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日饮水量应超过1000毫升。发热时水分蒸发加快,脱水可能加重症状。可观察孩子尿量判断补水是否充足,6小时内无排尿需警惕脱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可能刺激咽喉疱疹。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退热栓。禁止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给药间隔不少于4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若持续高热需就医。
家长需每日用温水清洗孩子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疱疹未破溃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已破溃处用碘伏消毒。修剪孩子指甲并佩戴手套,避免抓挠引发感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
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嗜睡、呼吸急促、剧烈头痛等症状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就诊。免疫功能低下或新生儿出水痘需住院治疗。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颗粒或更昔洛韦胶囊抗病毒,合并肺炎时需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水痘发热期应保持室内通风,温度维持在20-24摄氏度。饮食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皮疹结痂前需隔离,避免接触孕妇与免疫力低下者。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促进愈合,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家长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