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总是咬舌头可能与口腔习惯、牙齿排列异常、神经系统疾病、营养缺乏或癫痫发作等因素有关。常见原因主要有口腔肌肉协调性差、牙齿咬合不正、缺铁性贫血、舌体肥大、局灶性运动性癫痫等。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反复损伤引发舌部溃疡或感染。
部分人群在进食或说话时因注意力分散导致舌肌运动失调,可能反复咬伤舌侧缘。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或老年人,儿童因神经系统发育未完善,老年人则可能因肌力退化。日常可通过放慢进食速度、专注咀嚼动作改善,无须特殊治疗。若伴随流涎或言语含糊,需排查神经系统病变。
龅牙、牙齿缺失或义齿不适配等口腔结构异常,可能改变舌体活动空间。典型表现为固定部位反复被咬伤,常伴牙龈出血或咀嚼效率下降。需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或义齿调整,严重骨性错颌可能需要正颌手术。日常使用牙齿矫正蜡可减少锐利牙尖对舌体的刺激。
铁缺乏可能导致舌乳头萎缩形成光滑舌,使舌体对疼痛敏感性下降而易被误咬。患者多伴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血常规显示血红蛋白降低。可遵医嘱补充右旋糖酐铁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铁剂,同时增加动物肝脏、红肉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甲状腺功能减退、淀粉样变性等疾病可能导致巨舌症,舌体体积增大后更易被牙齿挤压。特征性表现为舌缘齿痕,可能伴随言语不清或睡眠呼吸暂停。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舌体活检等明确病因,原发性病例可考虑舌体缩小术,继发性病例需治疗原发病。
癫痫发作时舌肌不自主收缩可能导致严重咬伤,常见舌体两侧对称性溃疡。发作前可能有嗅觉异常或手指抽搐等先兆,脑电图可见异常放电。需神经内科使用左乙拉西坦片、奥卡西平片等抗癫痫药物控制,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等高风险活动。
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伤口感染。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减少刺激,避免辛辣或过硬食物。建议记录咬舌频率和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牙齿排列问题,贫血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若出现舌体肿胀影响呼吸或持续出血,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