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急性糖尿病可能会危及生命,但及时干预通常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急性糖尿病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两种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导致血液酸化。典型表现为呼吸深快伴烂苹果味呼气、恶心呕吐、腹痛、意识模糊等。血糖水平通常超过16.7mmol/L,动脉血pH值低于7.3。这种情况需要立即静脉补液纠正脱水,持续胰岛素静脉滴注控制血糖,同时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多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常超过33.3mmol/L,血液渗透压显著升高,但酮体水平相对较低。患者可能出现严重脱水、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或昏迷。治疗重点在于缓慢纠正高渗状态,补液速度需谨慎控制,避免脑水肿风险。两种急症都可能并发急性肾损伤、心律失常、脑水肿等致命并发症。
出现多饮多尿症状突然加重、持续呕吐、意识改变等预警信号时,应立即检测血糖和酮体。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感染、创伤等诱因。日常需保持合理饮食结构,随身携带含糖食品应对低血糖,家属应学习识别急症早期表现。若发生急症表现,须立即送往医院急诊科救治,延误治疗将大幅增加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