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尿频尿急建议就诊泌尿外科或肾内科,可能与尿路感染、前列腺增生、膀胱过度活动症、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有关。
泌尿外科是处理尿频尿急症状的首选科室,主要针对泌尿系统器质性疾病。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可表现为排尿灼热感伴尿频,前列腺增生患者常有夜尿增多及排尿困难,膀胱过度活动症则以突发尿急为特征。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或尿动力学检查,确诊后可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严重前列腺增生需考虑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当尿频伴随泡沫尿、水肿或血压升高时需考虑肾内科疾病。慢性肾病早期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糖尿病肾病会引起渗透性利尿,尿崩症患者每日尿量可超过4000毫升。需通过肾功能、血糖和抗利尿激素检测鉴别,治疗需控制原发病,如使用胰岛素注射液调节血糖,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改善尿崩症状。
持续多尿伴口渴消瘦需排查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尿糖阳性可确诊;尿崩症患者尿液比重持续偏低。确诊需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禁水加压素试验,治疗包括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或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替代治疗。
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排尿障碍需神经内科干预。多发硬化、脊髓损伤等可能破坏排尿中枢神经通路,表现为尿急尿失禁或排尿困难。需通过头颅MRI和尿流动力学评估,可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缓解症状,同时需进行间歇导尿等康复训练。
女性患者应排除妇科疾病影响。盆腔器官脱垂可能压迫膀胱引起尿频,绝经后尿道综合征与雌激素缺乏相关。妇科检查可发现阴道前壁膨出,治疗包括盆底肌锻炼、雌三醇乳膏局部用药,严重脱垂需行盆底重建手术。
出现尿频尿急症状建议记录24小时排尿日记,包括每次排尿时间、尿量和伴随症状。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摄入咖啡因和酒精。穿着透气棉质内裤,女性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若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血尿、发热、腰腹痛需立即就医。老年男性每年应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筛查,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