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动过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3.92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老年人心动过速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异常、药物副作用或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改善。心动过速指心率超过100次/分钟,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

1、生理性因素

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可能导致暂时性心动过速,通常无器质性病变。建议老年人避免突然剧烈活动,保持情绪稳定,限制每日咖啡因摄入量不超过200毫克。发作时可尝试深呼吸或按压颈动脉窦,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等心脏病变是常见病理性原因,可能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心肌缺氧,引发代偿性心率加快。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或硝酸异山梨酯片改善心肌缺血,严重者需考虑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3、内分泌异常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刺激心肌细胞β受体引起持续性心动过速,可能伴有多汗、消瘦等症状。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后可服用甲巯咪唑片抑制激素合成,配合盐酸普萘洛尔片缓解心悸症状。老年甲亢患者需警惕甲状腺危象风险。

4、药物副作用

氨茶碱片、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支气管扩张剂,以及阿托品注射液等抗胆碱药可能引发药物性心动过速。老年人因代谢能力下降更易出现不良反应,应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必要时更换为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如硫酸特布他林片。

5、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会使心肌细胞静息电位降低,导致自律性增高。长期服用利尿剂的老年人可能出现血钾异常,建议定期监测电解质。轻度缺钾可通过食用香蕉、橙子等富钾食物补充,严重者需静脉输注氯化钾注射液,同时注意监测血镁水平。

老年人心动过速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温和有氧运动如散步或太极拳,避免饱餐后立即活动。饮食宜清淡,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适当增加富含镁元素的食物如坚果、全谷物。建议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用药信息,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动态心电监测,出现持续心悸伴晕厥时应立即就医。家属需学会测量脉搏方法,关注老人夜间睡眠时的心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