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幽门螺旋杆菌治愈后存在复发可能,但概率较低。复发主要与再感染、治疗不彻底或耐药性等因素有关。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后复发通常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再感染,即患者接触新的幽门螺旋杆菌菌株导致再次感染。这种情况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相对多见,与共餐习惯、饮用水污染等因素相关。另一种是复燃,指治疗未彻底清除体内原有菌株,残留细菌重新繁殖。复燃多发生在治疗不规范、未完成全程用药或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时。规范的四联疗法根除率可达较高水平,但部分患者可能因药物不良反应中断治疗,影响根除效果。
极少数情况下,幽门螺旋杆菌复发可能与胃内环境改变有关。长期使用抑酸药物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可能为细菌定植创造条件。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也更易发生再感染。某些特殊菌株具有更强致病性和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家族聚集性感染现象提示遗传易感性或密切接触传播的可能。
为降低复发风险,建议治愈后定期复查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家庭成员应同步筛查和治疗,避免交叉感染。注意饮食卫生,实行分餐制,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出现上腹不适、反酸等症状时及时就医。日常可适量摄入益生菌维持胃肠菌群平衡,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