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忠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
急性咽喉炎快好的征兆主要有咽喉疼痛减轻、吞咽困难缓解、发热消退、咳嗽减少、淋巴结肿大缩小等。急性咽喉炎是咽喉黏膜的急性炎症,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急性咽喉炎初期咽喉疼痛明显,随着病情好转,咽喉疼痛会逐渐减轻。患者会感觉咽喉部灼热感、刺痛感减弱,进食时不适感降低。这是炎症消退的重要表现,说明局部充血水肿正在缓解。此时可继续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西瓜霜润喉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急性咽喉炎发作时因咽喉肿胀常导致吞咽困难,随着炎症减轻,吞咽动作会变得顺畅。患者从最初只能进食流质食物,逐渐可接受半流质直至正常饮食。若持续存在吞咽障碍需警惕会厌炎等并发症,应及时复查喉镜。
细菌性咽喉炎常伴有38℃以上发热,当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且不再反复,提示感染得到控制。退热过程可能伴随出汗增多,需注意补充水分。持续发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需考虑合并其他感染,必要时需调整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的使用方案。
咽喉炎症刺激引发的反射性咳嗽会随着黏膜修复而减少。从频繁干咳转为偶发咳嗽,痰液由脓稠变稀薄均是好转迹象。若咳嗽加重伴气促需排除支气管炎,可配合使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
颌下或颈部淋巴结触痛性肿大是急性咽喉炎的典型体征,好转时淋巴结会逐渐缩小变软,压痛消失。持续肿大的淋巴结需超声检查排除结核等特殊感染,必要时可进行病理活检。
急性咽喉炎恢复期应保持每天2000毫升温水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用生理盐水漱口每天3-5次有助于清洁咽喉,室温维持在20-24℃为宜。恢复后2周内避免过度用嗓,若症状反复或出现耳鸣、关节痛等表现需警惕风湿热等并发症,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和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