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腺样体肥大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穴位贴敷、饮食调节等中医方式治疗。腺样体肥大可能与肺脾气虚、湿热内蕴、外感风邪、痰瘀互结、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听力下降、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方式之一,常用方剂包括辛夷清肺饮、玉屏风散、苍耳子散等。辛夷清肺饮具有宣肺通窍、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肺热壅盛型腺样体肥大。玉屏风散有益气固表的作用,适合肺脾气虚型患者。苍耳子散能祛风通窍,对风邪袭肺引起的腺样体肥大有一定效果。中药调理需根据患者体质和证型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腺样体局部血液循环。常用穴位包括迎香穴、印堂穴、合谷穴、足三里等。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能通利鼻窍。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中点,有安神醒脑作用。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可疏风解表。足三里在膝盖下三寸,能健脾益气。针灸治疗需由专业针灸师操作,10-15次为一个疗程。
推拿按摩通过手法刺激头面部经络穴位,缓解腺样体肥大症状。常用手法包括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穴、按揉迎香穴等。开天门是从眉心向发际线方向直推,能疏通经络。推坎宫是从眉头沿眉弓向太阳穴方向分推,可缓解鼻塞。揉太阳穴能镇静安神。按揉迎香穴直接作用于鼻部,改善通气。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学习简单手法,每日为孩子按摩5-10分钟。
穴位贴敷是将中药粉末调制成膏剂贴于特定穴位的中医外治法。常用贴敷穴位包括大椎穴、肺俞穴、膻中穴等。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能升阳解表。肺俞穴在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可宣肺通气。膻中穴在两乳头连线中点,有理气宽胸作用。贴敷药物多选用白芥子、细辛、麻黄等具有辛温解表功效的中药。贴敷时间一般为2-4小时,皮肤敏感者需缩短时间。
饮食调节是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的辅助手段。建议多食用健脾益肺的食物如山药、百合、银耳、莲子等。山药能补脾肺肾,可煮粥食用。百合润肺止咳,适合与银耳同炖。莲子健脾安神,可搭配芡实煮汤。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厚味及生冷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冷饮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西蓝花等。
中医治疗腺样体肥大需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湿度。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如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结合西医治疗。中医调理期间应定期复诊,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