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土样的粪便,怎么治疗

3.03万次浏览

刘晗 副主任医师

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陶土样粪便通常由胆道梗阻、胆汁分泌不足或饮食因素引起,可通过解除梗阻、药物促进胆汁分泌、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解除胆道梗阻

胆总管结石或肿瘤压迫导致的梗阻需通过内镜取石、支架置入或手术切除解除。胆总管结石可能伴随右上腹绞痛、黄疸等症状,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等药物辅助治疗。胰头癌等恶性梗阻需联合放化疗。

2、促进胆汁分泌

胆汁淤积性肝病可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肠溶片改善胆汁代谢。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可能伴随皮肤瘙痒、乏力,需联合使用奥贝胆酸片。药物使用需监测肝功能变化。

3、调整饮食结构

高脂饮食会加重胆汁分泌负担,建议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有助于胆汁稀释。

4、补充消化酶

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脂肪消化障碍需补充胰酶肠溶胶囊,餐中服用效果更佳。可能伴随餐后腹胀、脂肪泻,需配合低脂饮食。急性发作期需禁食并静脉营养支持。

5、治疗原发疾病

病毒性肝炎需抗病毒治疗,肝硬化患者需预防食管静脉破裂出血。胆管炎需使用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控制感染,严重胆管狭窄可能需经皮肝穿刺引流。

出现陶土样粪便时应记录排便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自行使用泻药。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步行促进胃肠蠕动。烹饪选用橄榄油等易消化油脂,分餐制减少胆汁消耗。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持续腹痛需立即急诊处理。长期粪便异常者建议每半年复查肝胆超声和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