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向宁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妇产科
怀孕后嗅觉变灵敏主要与激素水平变化、保护胎儿本能、血容量增加等因素有关。孕期嗅觉敏感可能由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雌激素水平波动、孕酮作用增强、嗅觉中枢敏感性改变、心理防御机制激活等原因引起。
怀孕初期胎盘分泌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会显著增加,该激素可能通过血脑屏障影响嗅觉神经元的敏感性。部分孕妇对油烟、香水等气味的识别阈值可降低数倍,这种变化在妊娠8-12周最为明显。随着孕周增长激素水平趋于稳定后,嗅觉敏感度会逐渐缓解。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可达到非孕期的数十倍,高浓度雌激素会增强鼻腔黏膜中嗅觉受体的表达量。临床观察发现双胎妊娠等雌激素水平更高的孕妇,嗅觉敏感症状往往更显著。这种生理性改变有助于孕妇规避变质食物等潜在危险源。
孕酮作为维持妊娠的关键激素,能够扩张鼻腔血管并增加黏膜血流量。血流加速使气味分子更易与嗅觉细胞结合,同时孕酮会降低大脑对气味的适应能力。这解释了为何孕妇容易持续闻到环境中微弱的气味,且难以通过习惯化消除不适感。
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显示,孕妇处理气味信号的大脑岛叶和眶额皮层活跃度明显增高。这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变化属于进化保护机制,有助于提前识别腐败食物、有毒物质等威胁胎儿安全的因素。
部分学者认为孕期嗅觉敏感与潜意识保护行为相关,孕妇可能对烟酒、化学制剂等有害气味产生过度警觉。这种心理生理联动反应在初产妇中更为常见,通常随着对妊娠状态的适应而减轻。
建议孕妇避免接触刺激性气味环境,居家保持通风但注意保暖防寒。选择无香型洗护用品,烹饪时开启抽油烟机。若出现严重恶心呕吐影响进食,可尝试柠檬、薄荷等清新气味缓解症状。定期产检排除妊娠剧吐等病理情况,多数嗅觉变化在分娩后6个月内逐渐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