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蕾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内分泌科
肥胖型糖尿病是指由肥胖引起的2型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和血糖升高。肥胖型糖尿病通常与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肥胖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长期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运动会导致脂肪堆积,尤其是内脏脂肪增加,进而引发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才能维持正常血糖水平。随着病情发展,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胰岛素分泌不足,最终导致血糖持续升高。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异常,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重病情。
肥胖型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干预,首要目标是减轻体重。通过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饮食上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总热量摄入。运动方面推荐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相结合,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西格列汀片等降糖药物。严重肥胖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减重手术。
预防肥胖型糖尿病的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男性腰围不超过90厘米,女性不超过85厘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比例。坚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不动。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重视早期筛查,定期检测血糖水平。已确诊的患者需要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