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得的碱性反流性胃炎

7934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碱性反流性胃炎通常由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引起,主要与胃部手术后幽门功能失调、胃肠动力紊乱、慢性胆道疾病等因素有关。该病可能表现为上腹灼痛、胆汁性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1、胃部手术史

胃大部切除术或幽门成形术后可能破坏幽门括约肌功能,导致碱性肠液反流。这类患者常伴随胃排空延迟,胃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糜烂。治疗需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铝碳酸镁咀嚼片。

2、胃肠动力障碍

功能性消化不良或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易出现胃肠逆向蠕动,十二指肠胆汁反流至胃腔。这类情况多伴有餐后饱胀感,胃电图检查可发现节律异常。建议少量多餐,必要时使用盐酸伊托必利片改善动力。

3、慢性胆道疾病

胆囊切除术后或胆总管结石患者胆汁持续排入十二指肠,增加反流概率。典型症状为夜间卧位时腹痛加重,胃液分析显示胆汁酸浓度升高。可选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调节胆汁成分,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胃黏膜。

4、长期药物影响

非甾体抗炎药或钙通道阻滞剂可能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间接促进反流。这类患者往往有长期用药史,胃镜下可见胆汁湖形成。需评估基础用药必要性,必要时更换为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

5、精神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状态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蠕动节律。这类患者症状波动与情绪相关,可伴有睡眠障碍。建议心理疏导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调节神经功能,配合复方消化酶胶囊改善消化。

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和咖啡因摄入,餐后保持直立位1-2小时。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戒烟限酒。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变化,若出现体重下降或呕血需立即就医。注意记录症状发作与饮食、体位的关系,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