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大人积食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适量运动、服用助消化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积食通常由暴饮暴食、胃肠功能紊乱、胃动力不足、幽门螺杆菌感染、肠梗阻等原因引起。
积食后需暂停进食高脂肪、高蛋白及难消化食物,改为少量多餐,选择米粥、烂面条等易消化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可适量饮用山楂水或陈皮水帮助促进胃酸分泌,但避免空腹饮用刺激胃肠黏膜。进食时需细嚼慢咽,每餐控制在七分饱。
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环形按摩腹部,配合热敷效果更佳。按摩力度需轻柔均匀,每次持续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肠蠕动。注意饭后1小时内不宜按摩,合并急腹症或消化道出血时禁止操作。
饭后1小时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每次20-30分钟,通过体位改变帮助食物排空。避免立即卧床或剧烈运动,合并胃下垂者建议餐后采取半卧位休息。
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动力,复方消化酶胶囊补充消化酶,乳酸菌素片调节肠道菌群。合并胃胀气者可短期使用二甲硅油片,但需注意促胃动力药不与抗胆碱药联用。
若出现持续呕吐、剧烈腹痛、便血或发热,需排除肠梗阻、消化道穿孔等急症。胃镜检查可明确是否存在胃潴留,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规范四联疗法,严重肠梗阻可能需手术干预。
积食缓解后应保持规律饮食,每日主食中粗粮占比不超过三分之一,避免进食过快或冷热交替刺激。长期反复积食者建议进行胃肠功能评估,排除糖尿病胃轻瘫等基础疾病。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膈肌运动,睡眠时适当垫高床头预防胃食管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