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新宇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胸口按压疼痛可能由肌肉拉伤、肋软骨炎、胃食管反流、心绞痛、胸膜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镇痛、抗炎治疗、抑酸护胃、改善心肌供血、抗感染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胸壁肌肉损伤,表现为局部压痛伴活动受限。触摸时可触及肌肉紧张或肿胀,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重。急性期可冷敷患处,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病毒感染或慢性劳损易引发肋软骨无菌性炎症,疼痛多位于第2-4肋软骨交界处,按压时疼痛明显并向周围放射。可能伴随低热、乏力等症状。治疗以局部理疗为主,如超短波治疗,疼痛持续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依托考昔片等COX-2抑制剂。
胃酸刺激食管黏膜可引发胸骨后灼痛,平卧或按压上腹部时症状加重,常伴反酸、嗳气。发病与饮食不当、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建议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可遵医嘱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质子泵抑制剂,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黏膜。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心脏缺血缺氧可致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按压胸壁可能诱发不适,常伴胸闷、气短。发作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日常需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控制病情,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血管情况。
肺部感染或结核累及胸膜时,炎症刺激导致呼吸相关性胸痛,按压患侧胸壁疼痛明显,多伴咳嗽、发热。需完善胸部CT明确病因,细菌感染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结核性胸膜炎需规范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
日常应避免过度按压疼痛部位,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等危重症状。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基础疾病。突发持续性胸痛超过15分钟或伴随冷汗、濒死感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等致命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