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黄疸的严重程度可通过皮肤黄染范围、伴随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血清胆红素水平、尿液颜色、粪便性状以及是否出现嗜睡、拒奶、发热等症状。
生理性黄疸多见于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7-10天消退。皮肤黄染局限在面部和躯干,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速度不超过5毫克每分升,足月儿峰值不超过12.9毫克每分升,早产儿不超过15毫克每分升。患儿一般状态良好,无贫血或肝脾肿大,尿液颜色正常,粪便呈黄色。此类黄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增加喂养频次促进胆红素排泄。
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于24小时或持续超过2周,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或每日上升超过5毫克每分升。皮肤黄染可蔓延至四肢末端,伴有陶土色粪便、浓茶色尿液。可能出现嗜睡、肌张力低下、尖叫、抽搐等胆红素脑病表现。常见病因包括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胆道闭锁等。需立即就医进行光疗、换血或病因治疗。胆红素超过20毫克每分升时需警惕核黄疸风险。
成人黄疸多提示肝胆系统疾病,伴随皮肤瘙痒、灰白便提示梗阻性黄疸,转氨酶显著升高多见于肝炎,直接胆红素占比超过50%需排查胆管结石或肿瘤。出现意识改变、凝血功能障碍、腹水等表现提示肝功能衰竭。建议每日记录黄疸变化情况,避免摄入酒精及肝毒性药物,保持规律作息并及时完善腹部超声、MRCP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