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会发烧吗?如何退烧

2.35万次浏览

刘晗 副主任医师

刘晗副主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肠炎可能会引起发烧,退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干预等方式处理。肠炎主要由病毒、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发热等症状。

1、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方式降温。用32-34摄氏度的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起寒战。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颈部,持续4-6小时更换一次。

2、药物干预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有明显不适时,需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栓等。布洛芬混悬液适用于儿童及成人,对乙酰氨基酚片对胃肠刺激较小,双氯芬酸钠栓适用于呕吐无法口服的患者。使用退热药需间隔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3、补液治疗

发热伴随腹泻时易导致脱水,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Ⅲ,每袋溶解于250毫升温水中分次饮用。轻度脱水按50毫升/公斤体重补充,中度脱水需静脉补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牛奶,以免加重腹泻。

4、病因治疗

细菌性肠炎需根据病原菌选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阿奇霉素颗粒等。病毒性肠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可配合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发热持续3天以上或体温超过40摄氏度需就医排查并发症。

5、饮食调理

发热期间宜选择低纤维、低脂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苹果泥等。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稀饭、面条等软食,避免辛辣、生冷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胃肠负担,每日保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肠炎发热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2-4小时测量一次。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透气。若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皮疹等严重症状,或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正常饮食结构。日常需加强手卫生,生熟食物分开处理,预防肠道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