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贤主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喉科
霉菌性中耳炎通常需遵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主要有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克霉唑乳膏、制霉菌素片、硝酸咪康唑栓等药物。霉菌性中耳炎可能与真菌感染、耳道潮湿、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道瘙痒、分泌物增多、听力下降等症状。
氟康唑胶囊适用于由念珠菌等敏感真菌引起的中耳感染,能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使用后可能出现胃肠不适或皮疹,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需配合医生定期复查耳道分泌物培养,避免与其他肝毒性药物联用。
伊曲康唑胶囊对曲霉菌等广谱真菌有效,通过干扰真菌细胞色素代谢发挥作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可能出现头痛或水肿症状。建议与餐同服以提高生物利用度,治疗周期通常需2-4周。
克霉唑乳膏适用于外耳道局部真菌感染,可直接涂抹于清洁后的耳道。使用前需彻底清理耳道分泌物,避免接触眼睛。若出现灼烧感应立即停用,孕妇使用前需咨询医生。
制霉菌素片针对念珠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膜发挥杀菌作用。口服可能引起轻微腹泻,片剂可研碎后局部使用。需注意该药不易透过鼓膜,深部感染需配合其他给药方式。
硝酸咪康唑栓适用于合并外耳道炎的真菌感染,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使用前需温热软化栓剂,置入后保持卧位30分钟。避免与乳胶制品接触,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
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游泳或耳道进水。日常可用吹风机低温档保持耳道干燥,勿自行掏耳。饮食注意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增强免疫力。若出现耳痛加剧或发热需立即复诊,避免共用耳机等个人物品以防交叉感染。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防止真菌耐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