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质性精神障碍表现

3.72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器质性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损害、情绪障碍、行为异常及意识障碍等症状。这类障碍通常由脑部疾病、外伤或躯体疾病导致脑功能受损引起,主要有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幻觉妄想、人格改变、意识模糊等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

1、认知功能损害

患者常出现进行性记忆力减退,尤其是近事遗忘明显,可能伴随计算力和判断力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时间、地点或人物定向障碍,严重时无法辨认亲属。这类症状多见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退行性脑病,需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片、卡巴拉汀胶囊可延缓病情进展。

2、情绪障碍

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激惹或情感淡漠,可能出现无故哭泣或大笑。部分患者会合并焦虑抑郁状态,与额叶或边缘系统损伤有关。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可使用舍曲林片、文拉法辛缓释片等抗抑郁药,但须注意药物对认知功能的潜在影响。

3、行为异常

常见攻击行为、重复动作或本能行为释放,如随地大小便、过度进食等。颞叶受损患者可能出现 Kluver-Bucy 综合征,表现为性欲亢进和口唇探索行为。行为干预需结合环境调整,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喹硫平片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控制症状。

4、幻觉妄想

视听幻觉多见于路易体痴呆、帕金森病痴呆患者,妄想内容多与被盗、被害相关。这类症状与多巴胺能系统失衡相关,使用奥氮平片等药物时需谨慎评估锥体外系反应风险。匹莫范色林胶囊对帕金森病精神症状有较好效果。

5、意识障碍

谵妄状态表现为注意力涣散、昼夜节律紊乱伴生动幻觉,常见于代谢性脑病、中枢感染等急性器质性疾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脑代谢药物如胞磷胆碱钠注射液可辅助治疗。保持环境安静有助于减少错觉发生。

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需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和欧米伽3脂肪酸。家属应协助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环境过度刺激。认知训练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延缓功能退化,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脑部影像学和神经心理学评估对监测病情变化至关重要,切忌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