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喜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泌尿外科
遗精是男性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对身体无害。遗精主要有生理性遗精、性刺激过度、生殖系统炎症、神经功能紊乱、精囊炎等原因引起。
青春期后未婚男性每月出现1-2次遗精属于正常现象,是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的标志。精液在体内积累到一定量后通过梦遗方式排出,有助于维持生殖系统功能平衡。这种情况无须特殊处理,保持规律作息即可。
长期接触色情信息或频繁性幻想可能导致遗精次数增加。大脑皮层持续处于性兴奋状态会刺激脊髓射精中枢,引发反射性遗精。建议减少性刺激源,转移注意力到学习或运动上,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咨询。
前列腺炎、尿道炎等炎症可能刺激生殖器官神经末梢,导致异常遗精。这类情况常伴有尿频、尿痛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配合温水坐浴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长期焦虑、失眠等可能导致自主神经调节异常,引发频繁遗精。这种情况需调节植物神经功能,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同时进行放松训练改善睡眠质量。
精囊发生炎症时会出现遗精伴血精症状,精液可能呈现粉红色。需通过精液常规检查和超声确诊,治疗可选用头孢地尼胶囊、阿奇霉素颗粒等药物,严重者需进行精囊灌洗治疗。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减少异常遗精。建议穿着宽松内裤避免局部压迫,睡前排空膀胱,避免仰卧睡姿。饮食上少食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锌元素。若每周遗精超过3次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检查。日常可通过冷水擦浴、提肛运动等方式增强控制能力,但不必过度焦虑正常生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