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连梗阻怎么办

2.62万次浏览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姜金波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肠粘连梗阻可通过胃肠减压、禁食禁水、药物治疗、灌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肠粘连梗阻通常由腹部手术、腹腔感染、腹部外伤、先天性因素、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

1、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是肠粘连梗阻的基础治疗措施,通过插入胃管将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减轻肠管扩张和压力。胃肠减压有助于缓解腹胀、呕吐等症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操作时需注意胃管位置和引流情况,避免误吸和黏膜损伤。

2、禁食禁水

肠粘连梗阻患者需严格禁食禁水,减少肠道内容物积聚。禁食期间可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维持机体正常代谢需求。待肠梗阻症状缓解后,逐步从流质饮食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过早进食加重肠道负担。

3、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止痛、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抑制胃酸分泌。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用药期间需密切观察症状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

4、灌肠治疗

灌肠治疗适用于不完全性肠梗阻,通过温生理盐水或甘油灌肠刺激肠蠕动,促进肠道内容物排出。灌肠可缓解腹胀和排便困难,但需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加重肠管损伤。灌肠后需观察排便情况和症状改善程度。

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肠梗阻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常见术式包括肠粘连松解术和肠切除吻合术。手术可解除机械性梗阻,恢复肠道通畅。术后需加强护理,早期下床活动预防再次粘连,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肠粘连梗阻患者日常需注意饮食调理,选择易消化、低纤维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出现腹痛腹胀加重、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