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强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内分泌科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是由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疾病,属于内分泌性心脏病的一种。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引起心肌代谢障碍、心包积液、心脏扩大及心力衰竭等病理改变。
甲状腺激素缺乏会降低心肌细胞钠钾泵活性,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率减慢。同时胆固醇代谢障碍促使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阻力增加加重心脏负荷。长期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引发心肌纤维化和心包积液。
患者常见心动过缓、心音低钝、脉压差缩小等体征,部分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电图显示低电压、窦性心动过缓,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包积液和心室舒张功能减退。这些症状可能被误诊为普通心力衰竭。
需同时符合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心脏病变两项标准。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显著升高,游离甲状腺激素降低。心脏评估显示射血分数下降、心包积液或心脏扩大。需要排除冠状动脉疾病等其他心脏病病因。
主要采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替代治疗,如优甲乐或雷替斯。初始剂量需从小剂量开始,每4-6周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严重心包积液时可能需要心包穿刺,合并心力衰竭者需配合利尿剂治疗。治疗过程中需监测心电图和甲状腺功能。
早期规范治疗者心脏病变多可逆转,但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心肌损害。患者需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和心脏超声。日常需注意避免感染、寒冷刺激等诱发因素,保持低胆固醇饮食。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随访计划,每3-6个月评估甲状腺功能和心脏状况。日常生活中需保持适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方面建议控制碘摄入量,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供给。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