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强直性脊柱炎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综合诊断。主要依据包括骶髂关节炎影像学表现、炎性腰背痛特征、HLA-B27基因检测阳性及炎症指标升高等。
典型表现为持续3个月以上的炎性腰背痛,夜间加重伴晨僵,活动后缓解。部分患者伴随外周关节炎、足跟疼痛或虹膜睫状体炎。早期可能仅有间歇性臀部交替痛,易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
骶髂关节X线可见关节面模糊、硬化或间隙狭窄,CT能更早发现骨质侵蚀。脊柱X线晚期呈现竹节样改变。MRI对早期骨髓水肿敏感,可发现X线阴性的活动性骶髂关节炎。
HLA-B27阳性率约90%,但阴性不能排除诊断。C反应蛋白和血沉在活动期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有助于与类风湿关节炎鉴别。关节液检查呈炎性改变。
采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需满足放射学骶髂关节炎加1项临床标准,或符合3项临床标准。临床标准包括腰背痛持续3个月以上、腰椎活动受限、胸廓扩张度减低。
需排除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等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以及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腰椎退行性疾病。青少年患者要注意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区分。
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后应避免久坐和负重劳动,坚持游泳、瑜伽等伸展运动维持关节活动度。建议使用低糖高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脊柱活动度,早期干预可显著延缓脊柱强直进展。急性发作期需在风湿免疫科医师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