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酮体阳性的原因,应该怎么办

4.49万次浏览

袁晓勇 副主任医师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尿酮体阳性可能与饥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剧吐、高脂低碳饮食、严重感染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监测血糖、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

1、饥饿

长时间空腹或极端节食会导致脂肪分解加速,产生大量酮体。表现为尿酮体弱阳性,可能伴随乏力、头晕。建议规律进食碳水化合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避免过度饥饿。若为减肥人群,需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每日基础热量摄入。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1型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缺乏时,体内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堆积。尿酮体常呈强阳性,伴随多饮多尿、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检测血糖,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赖脯胰岛素注射液控制血糖,同时静脉补液纠正脱水。

3、妊娠剧吐

孕早期严重呕吐导致能量摄入不足,迫使机体分解脂肪供能。尿酮体阳性多伴随频繁呕吐、体重下降。可少量多次进食苏打饼干、米汤等易消化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维生素B6片或甲氧氯普胺片缓解呕吐症状。

4、高脂低碳饮食

生酮饮食或极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会诱导生理性酮症。尿酮体呈阳性但无不适症状,可能伴口中有金属味。若需持续该饮食模式,建议每日摄入不少于50克碳水化合物,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藜麦、红薯等。

5、严重感染

肺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引发代谢应激,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脂肪分解。尿酮体阳性伴随发热、寒战等感染症状。需针对病原体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或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同时补充电解质溶液维持水盐平衡。

发现尿酮体阳性后,建议记录24小时饮食及症状变化。非糖尿病患者可先尝试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糖尿病患者需每2小时监测血糖直至恢复正常,若血糖持续超过13.9mmol/L或出现意识改变应立即急诊。孕妇应保证每日摄入不少于175克碳水化合物,呕吐严重时需静脉营养支持。长期生酮饮食者建议每3个月检查肾功能和血脂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