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智齿拔除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神经损伤、干槽症、邻牙损伤或术中骨折等意外情况。智齿拔除属于口腔外科常见手术,但受牙齿位置、解剖结构及个体差异影响,术中术后均可能发生并发症。
出血是智齿拔除最常见的意外情况。智齿周围血管丰富,尤其是低位阻生齿靠近下牙槽血管,术中可能因器械操作或骨组织分离导致血管破裂。术后24小时内唾液带血丝属于正常现象,但持续性渗血或大量出血需及时处理。神经损伤多见于下颌智齿拔除,由于下牙槽神经或舌神经与牙根关系密切,术中牵拉或切割可能造成暂时性麻木,表现为嘴唇、舌尖或面部皮肤感觉异常,多数在3-6个月内自行恢复。干槽症是拔牙后3-5天发生的剧烈疼痛,因血凝块脱落导致骨面暴露引发感染,常见于吸烟、口腔卫生差或创伤较大的拔牙病例。
邻牙损伤多发生于智齿与前磨牙紧密接触的情况,术中器械可能刮伤邻牙牙冠或导致牙根松动。术中骨折较为罕见,但高位阻生齿或骨粘连严重的病例可能发生下颌角骨折,需通过颌间固定或手术复位。牙根折断、上颌窦穿孔、颞下颌关节损伤等特殊情况也可能发生,但概率较低。
为降低意外风险,建议术前完善口腔全景片或锥形束CT检查,明确智齿与神经管的位置关系。选择经验丰富的口腔外科医师操作,术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吸烟及剧烈运动,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止痛药。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发热或感觉障碍超过一周,需立即复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