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脸被打淤紫怎么办

3.26万次浏览

杨小凡 副主任医师

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小孩脸被打淤紫可通过冷敷消肿、热敷散瘀、外用药物、观察症状变化、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面部淤紫通常由外力撞击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引起,可能伴随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

1、冷敷消肿

受伤后24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淤紫部位,每次10-15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进行。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缓解肿胀疼痛。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家长需安抚儿童情绪,避免触碰伤处。

2、热敷散瘀

受伤24小时后改用温热毛巾敷于淤紫处,每日3-4次促进血液循环。热量有助于加速淤血吸收,改善局部代谢。水温控制在40℃左右,家长需测试温度避免烫伤。热敷后保持皮肤干燥,可配合轻柔按摩。

3、外用药物

遵医嘱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改善微循环,或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化瘀。皮肤完整时可涂抹肝素钠乳膏减轻炎症反应。禁止自行使用强效活血药物,避免揉搓加重损伤。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药物过敏反应。

4、观察症状变化

每日记录淤紫范围、颜色变化及疼痛程度。正常恢复过程为紫红色→青黄色→浅黄色→消退。若出现淤紫扩散、剧烈头痛或呕吐,可能提示颅脑损伤。家长需特别注意是否伴随意识模糊、视物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

5、就医检查

当淤紫持续超过2周不消退,或伴随开放性伤口、骨折变形时,需及时就诊儿科或急诊科。医生可能通过X线排除颌面部骨折,CT检查颅内出血情况。严重外伤需清创缝合,必要时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预防感染。

恢复期间保持饮食清淡,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进食需大力咀嚼的食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损伤恢复,日常活动应避免二次碰撞。家长需加强看护,教育儿童远离危险场所,如淤紫伴随视力变化、持续嗜睡等异常表现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