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女性抑郁症的症状主要有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食欲改变、躯体不适等。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变化、社会心理压力、慢性疾病、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持续悲伤、自责、疲劳感、注意力下降、自杀倾向等症状。
女性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显著情绪低落,表现为无缘由哭泣、悲观绝望或空虚感。部分患者会描述胸口沉重感或情绪麻木,尤其在经期前后或产后更为明显。这种状态可能影响日常社交和工作效率,严重时伴随自我价值感丧失。
既往热衷的活动逐渐失去吸引力是核心症状之一,患者可能放弃兴趣爱好、回避社交甚至疏于个人护理。部分女性会表现出对子女或伴侣情感反应迟钝,伴有明显的愉悦感缺失,医学上称为快感缺乏症。
约80%患者存在睡眠异常,包括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浅。更年期女性可能合并潮热加重失眠,而年轻患者常见昼夜节律紊乱。持续睡眠不足会加剧日间困倦和情绪波动,形成恶性循环。
体重短期内波动超过5%是常见躯体症状,可表现为暴饮暴食或食欲锐减。部分患者出现特定食物渴求,如高糖食品,这与血清素调节异常有关。围产期抑郁女性可能因恶心呕吐加重营养摄入不足。
非特异性躯体症状多发于亚洲女性,包括慢性头痛、胃肠功能紊乱、不明原因疼痛等。这类患者常反复就诊于内科,延误心理治疗。更年期抑郁可能伴随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如每天30分钟快走或瑜伽。饮食可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核桃等食物。家属需注意患者言行变化,避免批评指责,鼓励参与团体活动。若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应陪同至精神心理科就诊评估,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治疗期间定期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