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反流性胃炎有哪些并发症

1.88万次浏览

陈勇 副主任医师

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胆汁反流性胃炎可能引发食管炎、胃溃疡、Barrett食管、贫血、胃癌等并发症。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指胆汁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导致胃黏膜炎症,长期反复发作可能引起上述并发症。

1、食管炎

胆汁反流至食管可能损伤食管黏膜,引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能出现胸骨后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治疗需使用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配合促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日常需避免高脂饮食,睡前3小时禁食。

2、胃溃疡

胆汁持续刺激胃黏膜可导致溃疡形成,表现为规律性上腹痛、黑便等。胃镜检查可确诊,治疗需联合应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以及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溃疡活动期需严格戒烟酒,少食多餐。

3、Barrett食管

长期胆汁反流可诱发食管下段鳞状上皮化生为柱状上皮,属于癌前病变。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需定期胃镜监测。治疗主要采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控制反流,重度异型增生需考虑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4、贫血

胃黏膜糜烂出血可能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需完善血常规和便潜血检查,轻度贫血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中重度需静脉补铁。饮食应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食物。

5、胃癌

长期胆汁反流伴随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可能增加胃癌风险。早期常无症状,进展期可出现消瘦、呕吐等。确诊依赖胃镜活检,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替吉奥胶囊等化疗药物。高危人群应每年胃镜筛查。

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需长期管理,避免暴饮暴食和油腻食物,睡眠时抬高床头。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胃镜,出现呕血、体重骤降等报警症状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