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是一回事吗

2.63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人格障碍与人格改变不是一回事,两者在病因、表现及发展过程上存在本质差异。人格障碍是长期稳定的异常行为模式,人格改变则多由脑损伤或疾病导致的行为变化。

人格障碍通常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显现,表现为持久且僵化的认知、情感及人际关系模式,偏离文化期望并导致显著痛苦或功能损害。常见类型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反社会型、边缘型人格障碍等,这类问题多与遗传、童年创伤或不良教养方式相关,需通过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辩证行为疗法进行干预,严重时可联合使用奥氮平片、喹硫平片等药物稳定情绪。

人格改变则多见于成年后因脑外伤、脑血管病变、神经退行性疾病或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导致,表现为原有性格特征的显著变化,如情绪失控、冲动行为或社交能力退化。典型例子包括额叶损伤后的去抑制行为、阿尔茨海默病病前的人格改变。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如使用多奈哌齐片改善认知功能,或通过康复训练恢复脑功能。

若发现自身或他人存在人格特征异常,建议尽早就诊精神科或神经内科评估。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酒精等神经毒性物质,家属应提供稳定支持环境,减少应激刺激。专业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症状,但人格障碍的长期管理需结合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