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叶副主任医师
八个月宝宝睡觉出汗可能与生理性多汗、环境温度过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睡眠环境、补充维生素D、抗感染治疗等方式改善。
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汗腺调节功能不完善,入睡后1-2小时内出现头部、颈部轻微出汗属于正常现象。建议家长保持室温22-24摄氏度,穿纯棉透气睡衣,避免过度包裹。若伴随烦躁哭闹或枕秃,需警惕病理性出汗。
被褥过厚、房间通风不良等会导致体表散热受阻。表现为全身均匀出汗,清醒后汗止。应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室温,选择透气性好的荞麦枕,睡前30分钟避免剧烈活动。监测宝宝颈背部温度,以温热无汗为适宜。
与日照不足或补充不足有关,典型表现为夜间多汗伴枕秃、方颅。需每日补充维生素D滴剂400-800IU,多进行户外活动。严重者可肌注维生素D3注射液,同时配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补钙。
感冒发热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易引发盗汗,多伴随鼻塞、咳嗽。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退热,配合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剂缓解鼻塞。保持空气湿度在50%-60%,及时擦干汗液防止着凉。
较为罕见,表现为持续性多汗伴体重不增、心率增快。需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确诊后使用甲巯咪唑片治疗。母乳喂养的母亲应筛查自身甲状腺功能,避免通过乳汁影响婴儿。
家长需每日记录宝宝出汗时间与伴随症状,选择吸汗速干的竹纤维寝具,睡前1小时饮用适量温开水。若出汗伴随发热、精神萎靡或体重下降,应立即就诊儿科内分泌科或儿童保健科。定期进行生长发育评估,保证膳食中含铁、锌等微量元素丰富的辅食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