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习惯改善、定期复查、中医调理等方式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通常由共餐传播、接触污染水源、免疫力低下、胃黏膜损伤、家族遗传等原因引起。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遵医嘱采用四联疗法,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枸橼酸铋钾颗粒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能抑制胃酸分泌,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可杀灭细菌,枸橼酸铋钾颗粒能保护胃黏膜。治疗期间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需完成14天疗程。用药后可能出现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方案。
感染期间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羹、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酒精、浓咖啡。西蓝花、紫甘蓝等富含萝卜硫素的蔬菜有助于抑制细菌活性,酸奶中的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饮食需定时定量,采用分餐制并使用公筷,防止家庭成员交叉感染。过热或腌制食品会加重胃黏膜损伤,应严格控制摄入。
饭前便后需用肥皂彻底洗手,个人餐具应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导致免疫力下降。戒烟可减少尼古丁对胃黏膜的刺激,限制饮酒能降低胃酸分泌异常。家庭成员应同步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者需共同治疗。日常避免共用牙刷、水杯等私人物品。
完成药物治疗后4-8周需进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复查,确认细菌是否根除。若结果仍为阳性,医生会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方案。胃镜检查可直观观察胃黏膜修复情况,发现溃疡或萎缩性胃炎等并发症。治疗失败者需间隔3个月再行二次治疗,期间严格做好隔离防护。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筛查。
中医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属脾胃湿热证,可选用黄连、黄芩、蒲公英等清热解毒药材。半夏泻心汤加减能调和胃气,香砂养胃丸有助于修复胃黏膜损伤。艾灸中脘、足三里等穴位可改善胃肠功能,耳穴压豆能缓解腹胀症状。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配伍用药,避免与西药产生相互作用。调理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饮食卫生,所有入口食物需充分加热,生熟食材分开处理。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有助于增强胃黏膜防御能力,可食用猕猴桃、牡蛎等食物。长期胃部不适者应进行胃功能检查,排除恶性病变风险。治疗期间保持乐观心态,适度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促进康复。家庭成员应共同参与防治,建立分餐制等健康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