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与抑郁症患者谈心需要采用温和、倾听和非评判的态度,避免施加压力或过度建议。抑郁症患者通常情绪敏感,有效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建立信任并减轻心理负担。
选择安静私密的环境,避免外界干扰。谈话时保持眼神接触和开放的身体语言,用平缓的语调表达关心。避免使用您应该或您必须等命令式语言,转而使用我注意到您最近看起来有些低落,愿意和我聊聊吗等开放式提问。允许患者控制谈话节奏,沉默时不必急于填补空白。肯定患者的感受而非否定,例如这听起来确实很难受代替别想太多。避免比较性语言如别人比您更惨,也切忌轻率给出建议如多运动就好了。可适时分享类似经历但不过度聚焦自身,重点仍放在患者需求上。若患者提及自杀念头,需严肃对待并立即联系专业医疗人员。
部分抑郁症患者可能伴随认知扭曲,如将中性事件理解为负面信号。此时无须直接反驳,可通过您觉得这种想法出现的频率是怎样的引导自我觉察。若患者拒绝交流,可表示随时愿意倾听,同时尊重其边界。注意观察非言语信号如表情僵硬或坐立不安,这些可能提示当前话题需调整。避免在患者疲惫或情绪激动时深入交谈,简短的支持性对话更为合适。
与抑郁症患者沟通后,照顾者也需关注自身情绪状态。长期陪伴抑郁症患者可能产生心理耗竭,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患者若持续两周以上出现社交回避、食欲改变或睡眠紊乱,建议陪同至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日常可鼓励患者参与轻松的家庭活动,但不宜强制。保持规律的联系如每天简短问候,比偶尔长时间谈话更能传递持续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