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同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外科
新生儿抽搐主要表现为肢体不自主抽动、面部肌肉痉挛、眼球异常转动、呼吸暂停或节律异常、皮肤颜色改变等症状。新生儿抽搐可能与低血糖、低钙血症、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先天性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肌张力异常、意识障碍、喂养困难、哭声微弱、体温不稳定等伴随症状。
新生儿抽搐时可能出现单侧或双侧肢体节律性抽动,表现为上肢或下肢突然伸直或屈曲,动作幅度较小但频率较快。这种情况常见于低钙血症或维生素B6缺乏,患儿可能伴随喉痉挛或手足搐搦。需立即检测血钙和电解质水平,临床常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或维生素B6注射液进行紧急处理。
表现为眼睑、口角或下颌部肌肉快速颤动,可能单独出现或合并肢体抽搐。颅内出血患儿多见此类症状,常伴随前囟饱满和尖叫样哭声。头部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需使用苯巴比妥注射液控制惊厥,严重者需神经外科干预。
新生儿出现眼球上翻、凝视或水平震颤等异常运动,常见于缺氧缺血性脑病。这类患儿多有围产期窒息史,可能合并肌张力低下和原始反射减弱。需进行脑电图监测,临床常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配合亚低温治疗保护脑组织。
抽搐发作时可伴随呼吸暂停超过20秒或出现喘息样呼吸,皮肤可能出现青紫。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先天性代谢异常如枫糖尿症,需紧急检测血氨和氨基酸水平。治疗需限制蛋白摄入并使用精氨酸注射液纠正代谢紊乱。
抽搐时皮肤突然苍白或出现大理石样花纹,常见于严重感染或休克。这类患儿多伴有体温不升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需立即进行血培养和炎症指标检测,临床常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液体复苏。
家长发现新生儿出现抽搐症状时,应立即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避免摇晃或拍打,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和表现形式。所有抽搐新生儿均需急诊就医,进行血糖、电解质、脑脊液等全面检查。住院期间需维持适宜环境温度,采用微量喂养方式,避免声光刺激。出院后应定期随访神经发育评估,按医嘱补充维生素D或抗癫痫药物,警惕远期神经系统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