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凡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儿科
新生儿胎毛通常在出生后1-3个月内逐渐脱落。胎毛脱落时间与个体差异、护理方式等因素有关,多数情况下无须特殊处理。
新生儿胎毛是胎儿期形成的细软毛发,覆盖在皮肤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出生后随着皮肤屏障功能完善和环境适应,胎毛会自然脱落。多数婴儿在1-2个月时胎毛开始明显减少,部分婴儿可能持续到3个月左右。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胎毛脱落时间可能稍晚于足月儿。日常护理中避免用力揉搓或刮除胎毛,正常洗澡即可。若发现胎毛异常浓密或超过4个月仍未脱落,可能与遗传代谢性疾病有关。
极少数情况下,胎毛持续存在可能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内分泌疾病相关。这类患儿往往伴随喂养困难、黄疸消退延迟、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若胎毛异常增多合并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就医排查。
家长应注意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选择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洗澡时水温控制在38℃左右,使用婴儿专用沐浴露轻柔清洗。避免使用成人护肤品或民间偏方处理胎毛。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监测生长发育指标。若发现胎毛脱落异常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儿科或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