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糖尿病患者日常需注意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管理、药物使用和心理支持。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
家长需定期监测患儿血糖水平,建议每日测量空腹及餐后血糖,并记录数据。血糖仪应规范操作,避免误差。若发现血糖波动过大或持续偏高,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血糖监测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急性并发症。
家长需为患儿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等。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高糖高脂零食。可适当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等。饮食控制是管理血糖的基础措施。
患儿应保持规律运动,如每天进行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家长需陪同运动并随身携带糖果等应急食品。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需避免过度劳累。
需严格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家长应掌握正确的注射技术和用药时间。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如出汗、心悸等症状。
家长需关注患儿心理状态,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避免产生自卑或焦虑情绪。可鼓励参加糖尿病患儿互助小组,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学校老师也应了解患儿情况,给予必要照顾。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疾病长期管理。
小儿糖尿病患者需长期综合管理,家长应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与医生保持沟通。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注意足部护理,预防感染。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应急食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通过科学管理,患儿可正常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