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凤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儿科
小儿厌食症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锌元素、中医推拿、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治疗。小儿厌食症可能与喂养不当、微量元素缺乏、胃肠功能紊乱、心理因素、慢性疾病等原因有关。
建立规律进食时间,每日5-6餐,每餐间隔2-3小时。食物选择应注重色香味搭配,优先提供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搭配西蓝花、胡萝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避免强迫进食,允许儿童在20-30分钟内自主决定进食量。餐前1小时禁止零食摄入,餐中保持愉快氛围。
缺锌可导致味觉敏感度下降,建议通过食物补充锌元素,如牡蛎、牛肉、猪肝等动物性食物。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甘草锌颗粒等补锌制剂。补锌期间需监测血清锌浓度,避免过量补充引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采用捏脊疗法沿脊柱两侧膀胱经从下至上提捏皮肤,每日1次,每次3-5遍。配合摩腹手法以掌心顺时针按摩腹部5分钟,可调节脾胃运化功能。足三里穴点按每次1-2分钟,能增强胃肠蠕动。推拿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10-15次为1疗程。
胃肠动力不足者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混悬液促进胃排空。消化酶缺乏时可用胰酶肠溶胶囊帮助分解营养物质。对于伴有明显焦虑情绪的患儿,可在心理科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小儿七星茶颗粒等中成药调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严格遵循医嘱。
采用游戏治疗改善进食焦虑,如用玩偶示范健康进食行为。建立奖励机制,对主动进食行为给予贴纸等非食物奖励。家长需避免在餐桌上批评教育,减少电视、玩具等干扰因素。对于创伤性进食障碍患儿,建议转介至专业心理机构进行系统脱敏治疗。
家长应定期监测患儿身高体重变化,记录每日食物摄入种类与量。保持适度户外活动,每日晒太阳15-30分钟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烹饪方式宜采用蒸煮炖等低温处理,避免油炸烧烤。若持续2周以上进食量不足日常需求的50%,或伴随体重下降超过5%,需及时至儿科或儿童消化专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