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结膜炎怎么治疗

2.77万次浏览

王卫 副主任医师

王卫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眼科

慢性结膜炎可通过人工泪液滴眼液、抗过敏药物、抗生素滴眼液、冷敷、免疫抑制剂等方式治疗。慢性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干眼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人工泪液滴眼液

人工泪液滴眼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适用于干眼症或环境刺激引起的慢性结膜炎。这类药物能润滑眼表,缓解异物感和灼烧感,但无法消除病原体感染。使用时应避免瓶口接触眼睛,开封后需在1个月内用完。

2、抗过敏药物

色甘酸钠滴眼液、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过敏药物适用于过敏性慢性结膜炎。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组胺释放减轻眼痒和充血,可能引起短暂视物模糊。春季花粉季或接触过敏原前预防性使用效果更佳。

3、抗生素滴眼液

细菌性慢性结膜炎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加替沙星滴眼液等抗生素。用药前应进行结膜刮片检查明确病原体,避免长期使用导致耐药性。伴随睑缘炎时需配合睑缘清洁。

4、冷敷

冷敷可收缩血管缓解充血肿胀,对过敏性或环境刺激导致的症状尤为有效。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使用专用冷敷眼罩或冷藏后的湿纱布,避免温度过低冻伤皮肤。冷敷后需保持眼周干燥。

5、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滴眼液、他克莫司滴眼液等免疫抑制剂适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顽固性慢性结膜炎。这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定期监测眼压和角膜状况,可能引起灼痛感等不良反应。

慢性结膜炎患者应避免揉眼,减少隐形眼镜佩戴时间,保持居室湿度40%-60%。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接触烟雾、风沙等刺激物。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食物,控制高糖高脂饮食。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时需及时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