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的病因有哪些

3.9万次浏览

杨乐金 副主任医师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躁郁症的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脑结构异常、心理社会因素及内分泌紊乱等因素有关。躁郁症是一种以情绪极端波动为特征的精神障碍,表现为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

1、遗传因素

家族史是躁郁症的重要风险因素,直系亲属患病概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部分基因变异可能影响情绪调节相关神经通路的功能。对于有家族史的个体,建议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碳酸锂缓释片、丙戊酸钠片等心境稳定剂预防发作。

2、神经递质失衡

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与躁狂和抑郁症状密切相关。躁狂期多巴胺活性亢进,抑郁期5-羟色胺功能低下。临床常用喹硫平片、奥氮平片等药物调节神经递质平衡,需配合脑电图等检查评估神经电活动。

3、脑结构异常

前额叶皮层、杏仁核等情绪调控相关脑区体积或功能异常可能影响情绪处理能力。功能性核磁共振显示部分患者边缘系统活动过度。此类病例需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必要时联合拉莫三嗪片等药物改善神经可塑性。

4、心理社会因素

长期压力、创伤经历或重大生活事件可能触发易感个体发病。儿童期虐待史患者更易出现快速循环型发作。心理干预如辩证行为疗法可帮助患者建立应对机制,严重时可短期联用劳拉西泮片控制急性症状。

5、内分泌紊乱

甲状腺功能异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失调可能诱发或加重症状。部分女性患者发作与月经周期激素波动相关。需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可考虑左甲状腺素钠片辅助治疗。

躁郁症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家属应学习识别发作先兆症状。建议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结合有氧运动和正念训练有助于稳定情绪。急性发作期须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和家属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