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金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心理科
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有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抑郁症、焦虑症、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等。这些疾病可能与年龄增长、脑血管病变、神经退行性改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行为异常等症状。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可能与β-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异常磷酸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定向力障碍、语言能力下降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多奈哌齐片、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美金刚胺片等药物。日常可通过认知训练、社交活动等方式延缓病情进展。
血管性痴呆通常由脑血管病变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可能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执行功能受损、步态异常、情绪波动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尼莫地平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胞磷胆碱钠胶囊等药物。控制基础疾病对预防病情加重有帮助。
老年人抑郁症可能与孤独感、慢性疾病、丧偶等因素有关,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米氮平片等药物。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保持社交联系有助于改善症状。
老年人焦虑症可能与生活压力、健康担忧、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表现为过度担忧、坐立不安、心悸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劳拉西泮片、丁螺环酮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规律作息、冥想放松等方式可辅助缓解症状。
帕金森病伴发精神障碍可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有关,表现为幻觉、妄想、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普拉克索片、盐酸金刚烷胺片、喹硫平片等药物。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有助于减少精神症状发作。
老年人精神疾病的护理需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家属应多陪伴沟通,帮助老人参与社交活动,避免长期独处。居住环境应安全舒适,减少跌倒风险。定期陪同就医复查,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症状加重或药物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