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拉水便可能由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肠道菌群失调、轮状病毒感染、乳糖不耐受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预防脱水、就医检查等方式治疗。
急性胃肠炎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或受凉有关,通常表现为腹泻呈水样、腹痛、恶心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口服补液盐散可预防脱水,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食物中毒多因食用变质或污染食物导致,常伴随水样便、呕吐、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停止摄入可疑食物,遵医嘱使用盐酸洛哌丁胺胶囊、诺氟沙星胶囊、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可减缓肠蠕动,诺氟沙星胶囊针对细菌感染,消旋卡多曲颗粒能减少肠道分泌。
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饮食不当有关,表现为腹泻、腹胀、消化不良。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等微生态制剂。这些药物能补充有益菌,抑制致病菌生长,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
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婴幼儿,表现为水样便、发热、呕吐等症状。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预防脱水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蒙脱石散、布拉氏酵母菌散等药物。蒙脱石散能保护肠黏膜,布拉氏酵母菌散有助于改善腹泻症状。
乳糖不耐受因缺乏乳糖酶导致,进食乳制品后出现水样便、腹胀、肠鸣等症状。治疗需避免含乳糖食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糖酶胶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胰酶肠溶胶囊等药物。乳糖酶胶囊可帮助分解乳糖,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能改善消化功能。
拉水便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选择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或腹泻超过3天未缓解,须立即就医。婴幼儿、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出现拉水便时更应警惕脱水风险,建议及时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