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胃癌腹膜转移

2.83万次浏览

黄玉红 主任医师

黄玉红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胃癌腹膜转移是指胃癌细胞通过直接浸润或淋巴血液途径扩散至腹膜,属于晚期胃癌常见转移形式之一。胃癌腹膜转移可能由肿瘤穿透胃壁浆膜层、淋巴结转移灶破裂、手术中癌细胞脱落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水、肠梗阻、消瘦、腹痛等症状。

胃癌腹膜转移的发生与肿瘤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当胃癌病灶突破胃壁肌层到达浆膜层时,癌细胞可能脱落至腹腔。这些游离癌细胞可附着在腹膜表面形成种植性转移灶,刺激腹膜间皮细胞分泌大量液体形成腹水。转移灶还可能侵犯肠系膜和肠道神经丛,导致肠蠕动障碍甚至机械性肠梗阻。部分患者会出现肿瘤标记物CA125显著升高,这与腹膜间皮细胞受刺激有关。

腹膜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腹腔穿刺。增强CT可显示腹膜增厚、结节状改变及大网膜饼状增厚等特征。腹腔穿刺抽取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可确诊。近年来腹腔镜探查结合荧光显像技术提高了微小转移灶的检出率。治疗方面需采用全身化疗联合腹腔灌注化疗的综合方案,常用药物包括紫杉醇注射液、顺铂注射液等。对于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可能需要行姑息性肠造瘘术。

胃癌腹膜转移患者日常需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可少量多餐减轻腹胀症状,避免进食粗纤维食物以防肠梗阻加重。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记录24小时尿量帮助判断腹水进展。出现剧烈腹痛、呕吐或无排便排气时应立即就医。心理支持同样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维持积极治疗心态,配合医生完成规范化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