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伟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孩发烧后身上起红疹子可能与幼儿急疹、风疹、猩红热、药物过敏、手足口病等原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或水疱等症状。可通过物理降温、抗过敏治疗、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幼儿急疹主要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多见于6个月至2岁儿童。发热3-5天后体温骤降,随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从躯干向四肢扩散。皮疹无须特殊处理,2-3天可自行消退。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避免抓挠。若高热持续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
风疹由风疹病毒感染导致,发热1-2天后出现淡红色斑丘疹,伴有耳后淋巴结肿大。皮疹24小时内遍及全身,3天内消退。患儿需隔离至皮疹消退,家长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配合炉甘石洗剂外用止痒。孕妇应避免接触患儿,防止胎儿畸形。
猩红热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表现为高热、草莓舌及全身弥漫性针尖样红疹,按压褪色。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脱屑。家长需立即带患儿就医,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治疗期间需监测尿常规预防肾炎。
发热期间服用退热药或抗生素可能引发药疹,常见于青霉素类、解热镇痛类药物。皮疹多为对称性荨麻疹或固定性药疹,伴有瘙痒。家长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就医后可能使用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严重者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建议记录用药史供医生参考。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发热1-2天后口腔、手足出现疱疹样皮疹,部分患儿臀部也有皮疹。家长需给患儿穿宽松衣物,避免摩擦水疱。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缓解口腔疼痛,配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抗病毒。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嗜睡、肢体抖动等重症表现。
发热伴皮疹期间,家长应给患儿穿着纯棉透气衣物,保持室温22-24℃。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每日用温水擦浴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修剪指甲防止抓伤。若皮疹持续超过3天不消退、出现瘀斑或伴随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注意补充维生素C促进皮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