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宝宝大便有血丝黏液可能与饮食过敏、肠道感染、肛裂、肠套叠、炎症性肠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宝宝对牛奶蛋白、鸡蛋等食物过敏时,肠道黏膜受损可能出现血丝黏液便。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过敏食物,可遵医嘱使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过敏反应可能伴随皮肤湿疹、呕吐等症状。
细菌性痢疾或轮状病毒感染会导致肠黏膜充血渗出,表现为黏液血便。需化验大便常规,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Ⅲ等。感染期间注意隔离消毒,防止脱水。
便秘导致肛门撕裂时,粪便表面可见鲜红血丝。家长可增加宝宝饮水量,使用开塞露缓解便秘,局部涂抹红霉素软膏。排便时哭闹、肛门可见裂痕是典型表现。
婴幼儿突发阵发性哭闹伴果酱样血便需警惕肠套叠,腹部超声可确诊。该病属于急症,需立即就医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或手术治疗,延误可能导致肠坏死。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患儿会出现反复黏液脓血便,需结肠镜检查确诊。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等药物,严重者需生物制剂干预。
家长发现宝宝血便时,应保留异常粪便样本供检测,避免自行用药。日常需注意餐具消毒、合理添加辅食、保持肛门清洁。母乳喂养妈妈需忌口辛辣刺激食物,配方奶喂养者可尝试换用低敏奶粉。定期监测宝宝体重增长曲线,出现精神萎靡、发热等症状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