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
舌苔中间发黄可能与饮食因素、胃肠湿热、口腔感染、肝胆疾病、胃火亢盛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油腻或含色素的食物可能导致舌苔暂时性发黄。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减少相关食物摄入后舌苔颜色可逐渐恢复正常。建议保持清淡饮食,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帮助代谢。
中医认为脾胃运化失调时,湿热内蕴可表现为舌苔黄腻,常伴有口苦、腹胀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软胶囊、葛根芩连片等中成药调理,配合薏苡仁、赤小豆等食疗。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加重湿气。
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口腔疾病可能导致舌苔异常发黄,多伴随口腔黏膜充血或疼痛。需就医确诊后使用制霉菌素含漱液、碳酸氢钠溶液漱口,或口服氟康唑胶囊抗真菌治疗。日常需加强口腔清洁。
胆汁淤积性肝炎、胆囊炎等疾病可能通过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黄苔,多伴有皮肤巩膜黄染。需检查肝功能及腹部超声,遵医嘱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茵栀黄颗粒等药物,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长期熬夜、压力过大可能导致胃火上炎,表现为舌苔黄厚、口干口臭。可选用黄连上清丸、牛黄清胃丸等中成药清热泻火,配合莲子心、菊花代茶饮。调整作息规律有助于改善症状。
日常应注意观察舌苔变化持续时间,避免自行刮除舌苔掩盖病情。保持早晚刷牙并使用软毛牙刷轻刷舌面,戒烟限酒减少刺激。若黄苔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腹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到消化内科或中医科就诊,完善舌象、脉象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因。饮食上推荐食用山药、茯苓、绿豆等健脾祛湿食材,避免过度进补加重湿热。